您现在的位置是:直播周刊 > 美妆秘籍
含水量较低(<0.1%)
直播周刊2025-07-30 13:59:49【美妆秘籍】6人已围观
简介3.1.2 以甲缩醛和三聚甲醛为原料的合成方法中国专利 CN101048357ABASF 申请)描述了一种制备分子中具有 2 ~ 10 个甲醛单元的 PODE 的方法。这项专利介绍了以甲缩醛
3.1.2 以甲缩醛和三聚甲醛为原料的聚甲甲醚合成方法
中国专利 CN101048357A(BASF 申请)描述了一种制备分子中具有 2 ~ 10 个甲醛单元的 PODE 的方
法。这项专利介绍了以甲缩醛与三聚甲醛为原料,氧基研究在酸性催化剂的合成条件下,催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工艺方
法。这种专利发明的聚甲甲醚优点是在实验过程中,含水量较低(<0.1%),氧基研究便于实验后期分离,合成以及对设备腐蚀性较小。工艺在最优条件下,聚甲甲醚通过蒸馏的氧基研究方式,获得聚合度为n=3-4 的合成 PODE,并且将甲缩醛、工艺三聚甲醛及 PODE(聚合度 n=1,聚甲甲醚2 及 n > 4)再循环反应,氧基研究提高反应收率。合成
3.1.3 以甲醇与甲醛为原料的合成方法
在中国专利 CN102320941A 介绍了一种以甲醇和甲醛为原料,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方法。这种方法是
以甲缩醛或甲醇或甲缩醛和甲醇的混合物与甲醛为原料,甲缩醛或甲醇或甲缩醛和甲醇的混合物与甲醛的质量比为 0.2:1 到 10:1,在反应条件为温度 70 ~ 200℃,0.2 ~ 6MPa 下,以固体超强酸为催化剂,催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在反应中,催化剂的用量为 0.05% ~10%(质量分数);这种固体超强酸主要包括以下组分:
(1)20% ~ 70% 选自硫酸、盐酸或过硫酸或其盐中的至少一种;(2)余量为载体,载体选自 ZrO2、TiO2、SiO2、Fe2O3、SnO2、WO3、Al2O3中至少一种。此发明的优点在于解决了现有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生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3.1.4 以三聚甲醛、多聚甲醛、甲缩醛为原料的合成方法
Arvidson 等考察了以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分别以甲缩醛、三聚甲醛、多聚甲醛为原料合成PODE,
并研究了不同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卤化锂对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有助催化作用,生成目标产物PODE2-4可达 33.0%(质量分数)。
3.1.5 以甲醇、空气为原料
在反应温度为 250℃,反应压力在 1.0MPa,氧 /醇(质量比)为 0.3 的条件下,以甲醇和空气为反应物,铁钼氧化物 - 分子筛为催化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反应,甲醇的转化率为 98.4%。这种方法,是将以甲醇为原料,铁钼氧化物为催化剂,氧化甲醛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以分子筛为催化剂,催化甲醛与甲醇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这两种工艺手段相结合,这样大幅度降低了反应成本,但是,也有不足,由于这两种合成方式,都有水生成,易发生副反应,第二步反应有可能生成半缩醛。
3.2 国外聚甲氧基二甲醚研究进展
3.2.1 以甲醇、甲醛、甲醛溶液、多聚甲醛为原料
(1)以甲醇和经甲醇脱氢制得的甲醛为原料。此种方法是将甲醇和以铜等金属为催化剂,催化甲醇制得
的甲醛为原料,以异构酸为催化剂,在蒸馏塔中催化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将聚合度高的聚甲氧基二甲醚和甲醛有效地进行分离,并且在蒸馏塔中设有阴离子交换树脂,能够直接用于柴油,作为柴油的无酸添加剂。
(2)直接以甲醇和甲醛为原料制聚甲氧基二甲醚。首先,甲醇和甲醛反应,将反应制得的初产品进行蒸发,将初产品中的水、甲醇等轻组分蒸出。然后,将这些轻组分送入第一精馏塔,将重组分打回反应器中再反应;再将第一精馏塔中的轻组分送至第二精馏塔,重组分循环至蒸发器中进行蒸发;第二精馏塔中的轻组分送至相分离器中进行分离,分离出水相和油相,油相送至第三精馏塔中精制,以除去水和甲醛。反复进行以上步骤,最终获得目标产物聚甲氧基二甲醚。
(3)以柴油和含氧化合物混合溶液为原料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如醇类和甲醛水溶液为原料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以醇类和甲醛水溶液为原料,甲醛水溶液 / 醇类(摩尔比)大于 0.5,酸性液体为催化剂。优点是:产品转化率高,且催化剂可重复使用,能有效节约成本。
3.2.2 以甲缩醛、三聚甲醛、多聚甲醛为原料
以甲缩醛为原料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方法,大幅度提高了以甲醇为原料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收率。
(1)以甲缩醛和三聚甲醛为原料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以甲缩醛和三聚甲醛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下合
成聚甲氧基二甲醚,要求反应过程中含水量不得高于1%。反应后所得产物中,将聚合度 n=3-4 的聚甲氧基二甲醚分离出来,然后,将聚合度 n=1-2 及 n > 4 的聚甲氧基二甲醚循环回反应器重新进行反应。
(2)以多聚甲醛为原料。以多聚甲醛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条件下,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在反应温度
为 20 ~ 150℃下反应,待反应结束后,通过碱中和及蒸馏的方法,精制成目标产物聚甲氧基二甲醚。
3.2.3 以甲醇、二甲醚为原料
首先,将二甲醚以脱氢的方式制得甲醛,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副产物甲醇,然后,甲醛和甲醇反应生
成聚甲氧基二甲醚。这种方法的实质还是甲醇和甲醛反应。然后,将未反应完全的二甲醚再打回反应器中,循环反应,最终生成目标产物聚甲氧基二甲醚。用此种方法生产的聚甲氧基二甲醚,可与柴油按 20% ~ 50% 比例进行调和混配。
3.2.4 以三氧杂环己烷、二烷基醚为原料
此种反应方法制得的聚甲氧基二甲醚的聚合度不好,其中,以聚合度 n=2 的聚甲氧基二甲醚为主,而
较适宜作为柴油添加剂的聚合度为 n=3-8 的聚甲氧基二甲醚量较少。由于 PODE2本身的沸点、闪点及十六烷值都较低,若与柴油调和,对柴油的品质没有明显改善。因此,适宜做柴油添加剂的聚甲氧基二甲醚的聚合度为 n=3-8。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巴斯夫公司研究出以三氧杂环己烷和二烷基醚为原料,制备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工艺方法。此种方法的优点是在整个反应过程中,引入反应中的含水量较少。这就避免了因为有水和醇存在时,发生副反应,且由于水的沸点与聚合度 n=2 的聚甲氧基二甲醚沸点接近,而在蒸馏过程中产生共沸现象,导致分离困难等问题。这种方法的缺点是,该工艺条件的原料较难购买,且价格昂贵,增加了成本,且对反应条件要求严格。
4 结语
聚甲氧基二甲醚,是一种新型的清洁柴油调和组分,具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在柴油中添加聚甲氧基二
甲醚,可以有效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中的有害物质及烟尘。同时,与柴油替代燃料二甲醚相比,聚甲氧基二甲醚本身具有高含氧量、高分子量以及与柴油性质相近、互溶性好等优点,可以直接添加到柴油中去,不需要对车辆进行任何改造及科技创新,可以直接投放到市场中使用。目前,聚甲氧基二甲醚的使用程度与国外相比,有一定距离,这是因为我国是“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结构,燃油资源储备较少,导致燃油价格较高,而使人们对燃油的关注度下降。以煤制甲醇为原料合成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工艺路线,充分利用了我国富煤的这一能源结构优势。同时,聚甲氧基二甲醚作为柴油的调和组分,不仅有效地解决了世界油品瓶颈的状态,还满足了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要求。相信未来,以甲醇为原料生产聚甲氧基二甲醚的工艺路线将被大力推广。
声明:参考《环境检测》,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甲缩醛,二甲醚,盐酸
很赞哦!(6584)
站长推荐
友情链接
- 中药檀香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一)
- 何小鹏:AI机器人研发难度远超AI汽车 500亿投入只是入场券
- 生男孩的月份是几月 几月最容易生男孩
- 山西公布一批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典型案例
- 水中总磷溶液标准物质:确保水质磷含量分析准确无误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黑果腺肋花楸提取物中氯化矢车菊素的含量及抗氧化性研究(三)
- 光伏新政撬动光伏产业千亿需求,行业资讯
- 光伏新政撬动光伏产业千亿需求,行业资讯
- 甲醇中甲萘威溶液标准物质:助力农药分析精准无误
- 中国节能协会玻璃窑炉专业委员会第九届节能技术交流大会召开,行业会议
- 新春走基层|标准让果农生活更甜蜜
- 清宫图年龄怎么算?详解清宫图中年龄的计算方法
- 巴拉巴拉 放飞童心 春日里自由撒欢
- 玻璃市场早报,市场研究
- .关于组织召开福莱特(广西)光能有限公司、北海亿钧耀能新材料有限公司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听证会的公告,行业会议
- “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京开幕
- 彩虹新能源举行彩虹咸阳超薄高透光伏玻璃项目一期产线投产,企业新闻
- 新增设家装版块 中国消费者协会“查验宝”升级改名
- 巴西玻璃行业概况,国际动态
- adidas D.O.N. Issue 5即将登场 简约而经典
- 星巴克、Shake Shack等被约谈,存在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等问题
- Jordan Brand Wings奢侈品级鞋款重磅回归
- 血糖高的孕妇食谱大全及做法(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 开始报名!宁夏检验检测与质量控制创新发展高峰论坛,免费参会
- 投资20亿元!东旭光电熊猫二代高端盖板玻璃项目已点火量产,企业新闻
- 沙河市:做好“加减法”推动玻璃产业提档升级,行业资讯
- Jordan Brand的Reimagined系列再添重磅之作
- ELANDKIDS春季新品 点亮校园灵感穿搭
- 福彩自助机闹市区随意放“禁止向未成年人售兑”形同虚设
- 石家庄玉晶公示1000t/d一窑两线汽玻原片及光伏背板基片线产能利用方案,产业数据
- 全新Air Jordan 2 “Python”亮相 以蛇纹装扮焕新活力
- 全新配色 Nike Kobe 4 Protro 实物曝光
- 游欧洲须购国际旅游保险
- 高质量标准引领玻璃行业高质量发展,业界名人
- 制止餐饮浪费 | 吃播浪费屡禁不止 四川发布《反食品浪费法》实施两周年调查报告